1元購買一條簡歷
每年的學生畢業季也是公司的招聘季節。學生的簡歷不知道這么做,公司愁找不到合適的簡歷。一條黑色產業鏈出現了:1元購買簡歷。
許多求職者將簡歷放在應用程序或平臺上,清楚地表明公司和求職者交換信息以查看對方的電話,但求職者仍然可以收到許多未提交簡歷的公司的電話。
甚至小編當時也是這樣。我顯然投給了幾家公司。后來,一群莫名其妙的公司打電話給我。那時,我年輕,無知。我以為我是如此強大!現在我覺得我的信息暴露了,我真的很想哭。
如果沒有報道這個消息,很多人根本就不認為有人在賣簡歷,而有些人正在購買簡歷。據悉,知名求職搜索應用程序的簡歷每個可以賣1.8-2.5元,二手每個簡歷0.8-1.5元,其他網站的簡歷為0.6-1元。
一位網友說了一句話,說實話:今年互聯網上誰沒有“裸奔”?考慮一下,在租房后,您將接到各種房地產人員的電話。剛剛買了它。您將收到裝修公司的電話,一位小朋友將在房地產實習。我只打電話給她。她不能“賣”我。然而,當他們開放市場時,有兩三個人。我在打電話!想一想是很可怕的。
在過去,我的父母經常告訴我們不要把信息放在互聯網上,擔心壞人對我們不利。我們當時沒有聽,覺得什么都沒有。 xx網站非常安全且眾所周知。許多人使用xx app來保護我們的隱私。然而,當手機被炸毀時,他是否想到了一首歌“聽媽媽的話”。
1元可以買個簡歷,39元可以打包數百人的面部識別信息,現在網絡上的黑色行業層出不窮,要在互聯網上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,也希望有關人員能夠管理一管。
